四缝点刺治疳积

小儿疳积是直接损害小儿健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营养紊乱病症。
临床表现以肌瘦肤燥、发焦甲错、异食善饥、腹胀筋露是为其特征。
其症状与现代医学慢性消化不良症及营养不良症相似。
此病好发于缺乳或断乳后的学龄以下儿童。

治疗疳症以健运脾胃为主。
常用穴:①四缝穴针刺;②疳积穴挂线。

操作方法:四缝穴,用三棱针点刺,挤出黄白色黏液。
疳积穴挂线:备用九号绣花针一根,针孔引上红丝线一根,操作时,先用75%酒精棉球,将疳积穴处皮肤和针线拭擦消毒后,用左手拇食指捏住疳积穴,右手持针横穿浅刺皮表层约1~2厘米宽,将丝线打结扣紧,把余线剪断即可。
此线一般在3~5天自动脱落。
据临床实践观察,小儿疳积如无其他兼症,仅用针刺四缝穴和疳积穴挂线,一般1次治疗即可痊愈,不需内服药物。

按:四缝、疳积穴能消小儿乳食停积,为治疗疳病经验效穴。
治疗过程中尚须注意:①疳积穴挂线处,平时可以水洗,但洗后要用干布拭干,切勿用手指去抓,以免局部皮肤感染。
②治疗后忌食香、炒、油炸、干燥之零食,如患肠炎,则忌油荤。
③凡因肠寄生虫病或结核病引起的,须治疗原发病。
病至后期,极度消瘦者应配合药物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④本病的预防较治疗更为重要,提倡母乳喂养,断乳时给予营养丰富而易消化食物。
平时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偏食。

Processed in 0.048440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