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阴亡阳病势险 辨治尤需准而快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亡阴、亡阳均是疾病的危险证候,一旦辨证错误,或救治稍迟,就会有生命危险。
亡阴与亡阳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病证,亡阴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内大量脱失津液,从而导致亡阴。
亡阳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亡脱。
因为气可随液脱,亦可随血脱,故亡阳也常见于汗、吐、下太过以及大出血之后,同时,许多疾病的危笃阶段也可出现亡阳。

亡阴以身热肢暖、烦躁不安、口渴咽干、唇干舌燥、肌肤皱瘪、小便极少、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阴液耗竭,失去濡润之功,故口渴咽干,唇干舌燥,肌肤皱瘪。
津液化原告竭,故小便极少。
阴虚则内热,故身热肢暖。
虚热上扰则烦躁不安。
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为津枯虚热之象。
大汗淋漓多发生于原来为热病之患者,热邪逼迫则汗液外泄,也可见于治疗不当,发汗太过的病人。
亡阴与现代医学所说的暖休克相似,治宜益气养阴,方用生脉饮急煎频服,亦可同时以参麦注射液或生麦注射液40~80毫升静脉缓慢注射,或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毫升稀释后静脉点滴。

亡阳以大汗出、汗冷、味淡微黏、身凉恶寒、四肢厥冷、蜷卧神疲、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白滑、脉微欲绝为主要临床表现。
亡阳发生在各种原因所致的阳气虚弱以致亡脱的阶段。
阳虚固摄无权,故腠理开而汗大出,汗冷,味淡微黏。
阳虚则寒,故身凉恶寒、四肢厥冷、蜷卧神疲。
口淡,舌淡白,脉微欲绝均为阳微虚寒之征。
亡阳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冷休克相似,治宜益气回阳救逆,方用独参汤,或四逆汤,或参附汤急煎频服。

由于阴阳是依存互根的,所以亡阴可导致亡阳,而亡阳也可以致使阴液耗损,亡阴与亡阳确实很难截然分开。
故在临床上,宜根据不同情况,以亡阴为主者按亡阴救治,以亡阳为主者按亡阳救治,亡阴与亡阳并重者,当回阳与救阴并举,方用生脉饮与参附汤同服,亦可同时用参附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

Processed in 0.585198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