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女寄言于母。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
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
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使,与太监某守辽东。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公固辞。
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
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
”皆曰:“然。
”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
皆阳应曰:“诺。
”公屡促之,必如约。
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
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拼音标注
jì wáng zhōng sù gōng áo sān shì
gōng yī nv̌,
jià wèi jī fǔ mǒu guān mǒu qī。
gōng fū rén shén ài nv̌,
měi yíng nv̌,
xù gù bù qiǎn,
hùi ér yǔ nv̌ yuē : “ ér wēng cháng quán,
qiān wǒ jīng zhí,
zé rǔ zhāo xī shì mǔ ; qiě qiān wǒ rú zhèn luò yè ěr,
ér gù lìn zhě hé ?
” nv̌ jì yán yú mǔ。
fū rén yī xī zhì jǐu,
gùi bái gōng。
gōng dà nù,
qǔ àn shàng qì jí shāng fū rén,
chū,
jià ér sù yú zhāo fáng,
xún nǎi huán dì。
xù jìng bù diào。
gōng wèi dū yù shǐ,
yǔ tài jiān mǒu shǒu liáo dōng。
mǒu yì shǒu fǎ,
yǔ gōng shén xiāng dé yě。
hòu gōng gǎi liǎng guǎng,
tài jiān qì bié,
zèng dà zhū sì méi。
gōng gù cí。
tài jiān qì yuē : “ shì fēi hùi dé zhī。
xī xiān huáng bān sēng bǎo suǒ huò xī yáng zhū yú shì chén,
mǒu dé bā yān,
jīn yǐ bàn bié gōng,
gōng gù zhī mǒu bù tān yě。
” gōng shòu zhū,
nèi suǒ zhù pī ǎo zhōng,
rèn zhī。
hòu huán zhāo,
qíu tài jiān hòu,
dé èr cóng zǐ。
gōng láo zhī yuē : “ ruò wēng lián,
ruò bèi dé wú kǔ pín hū ?
” jiē yuē : “ rán。
” gōng yuē : “ rú yǒu yíng,
yú zuǒ ěr jiǎ。
” èr zǐ xīn jì,
gōng wú cóng bàn,
tè shì gù rén yì ěr。
jiē yáng yìng yuē : “ nuò。
” gōng lv̌ cù zhī,
bì rú yuē。
nǎi wěi wèi wū quàn,
liè jiǎ wǔ bǎi jīn,
gào gōng。
gōng chāi ǎo,
chū zhū shòu zhī,
fēng shì wǎn rán。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的一个官员为妻
公为都御使,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王翱的夫人非常疼爱女儿,每次要女儿回家,女婿坚持不放走
他愤怒地对妻子说:“你的父亲是选拔官吏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做官,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亲
王公做都御史时,同太监某人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处得很好。后来王公改调两广任职,太监哭着送别,赠给大宝珠四枚。王公坚决辞谢不受。太监哭着说:“这大宝珠不是受贿得到的东西。以前先皇把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半给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是贪财的人啊。”王公接了宝珠,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把它缝在里面。后来回到朝廷,寻找太监的后代,找到了他的两个侄子。王公安慰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为贫穷所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公说:“如果你们要有所经营,我帮你们出钱。”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王公无法办到,只不过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罢了。都假装答应说:“是”。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就假造了一张买房子的契约,开列的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公。王公拆开披袄,取出宝珠交给他们,那包裹的记号,仍然是原来的样子。
公:指王翱。
畿辅: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畿,古代王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辅,亦指京城附近的地方,如汉代京城之外有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政区,称三辅。某官某:作什么官的某人。某,前一个代官职,后一个代其人姓名。《明史·王翱传》:“婿贾杰官近畿。”
固:副词,坚决,坚持。不遣:不让回娘家。遣,打发走。
恚:怨怒。语:告诉。这一句意谓你父亲为吏部长官。而:你,代词。翁:父。长:长官。这里用为动词,做……长官。铨:铨选,唐宋至清选用官吏的制度,由吏部按照规定任免、考核、选拔官吏。故吏部亦称“铨部”,其长官称尚书。
迁我京职: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迁:古代调动官职叫“迁”,一般指升职。
则:连词,那么。汝:你。朝夕:天天,时时。
且:连词,况且。表示意思上的更进一层。振落叶: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振,摇动。耳:而已,罢了。
而:可是。固吝者何:为什么硬要这么吝惜力气呢。固,坚持。
寄言:寄语,托人带话。
白:告诉。
案:几桌,此指餐桌。一说,古时进食用的短足木盘。
驾:坐车。朝房:官吏上朝前停留休息的房舍。
旬:十天。乃:才。第:府第,王公大臣的住宅。
竟:终于。不调:没有调职。
都御史:都察院的长官。都,总。御史,明清是监察官吏的官,属都察院。
太监:清朝宦官统称。明朝时宦官首领称太监。辽东:明朝在今辽宁省内设辽东都指挥司,防守边境。
甚相得:相处得很好。相得,互相投合。
改:改任,改换官职或另任某官。两广:广东和广西两省。王翱调任总督两广军务时在年(代宗景泰三年),时年六十九岁。
泣:小声地哭。
枚:本义为树干,引申为计量单位,犹“个”、“颗”等。
是:指示代词,这,指大珠。贿得:通过受贿得到。贿,贿赂,这里指接受贿赂,用作“得”的状语。
先皇:先朝皇帝。先,对已去世者的尊称。此处指明成祖或明宣宗。颁:赏赐。僧保:人名,不详。货:买。西洋:泛指南洋群岛、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东非等地。明成祖时,曾命郑和等七次下西洋。于:给。侍臣:皇帝左右的近臣,包括太监。
某:自称之词,指代“我”。焉:语气助词。
别:赠别。
固:副词,本来。
内:同“纳”,放入。著:“着”的本字,穿。披袄:穿在外面的上衣,大多是夹的或棉的。
纫之:意谓把珠缝在披袄中。纫:缝。
后:后代,此处指太监的继承人,过继之子或养子。
从子:兄或弟的儿子、侄子。
之:慰问他们。
若,你们,代词。
得无:犹言“莫非”、“恐怕”,表示对事实的测度。苦贫:苦于贫穷,为贫穷所困。
然:表应对的副词,常单独成句,可译作“是的”,“对”。
营:经营,置办,指做生意或买房产等。
予:我,代词。佐:辅助,帮助。贾:同“价”,钱。
心计:心里盘算。
无从办:无法办到。
特:副词,只,不过。故人:旧友,老朋友。
阳:同“佯”假装,伪装。
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顺从。犹“是”,“好吧”。
如约。按照约定的办。如,依照。
乃:于是,就。副词。伪为屋券:假造一张买房子的契约。为,动词。券,契据。古代的券常分为两半,各执其一作为凭证,如今之合同。
列贾:开列的价格。五百金:五百两银子。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先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yì),一镒称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后来以银子为货币,银一两称一金。告公。
授:给予,交给。
封识宛然:意谓原来封好的记号仍然是那样,即仍是原来包裹的样子。识,同“志”,标记,记号。宛然,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