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妇词》拼音标注

zhī fù cí
zhī fù hé tài máng,
cán jīng sān wò xíng yù lǎo。
cán shén nv̌ shèng zǎo chéng sī,
jīn nián sī shùi chōu zhēng zǎo。
zǎo zhēng fēi shì guān rén è,
qù sùi guān jiā shì róng suǒ。
zhēng rén zhàn kǔ shù dāo chuāng,
zhǔ jiāng xūn gāo huàn luō mù。
sāo sī zhī bó yóu nǔ lì,
biàn qì liāo jī kǔ nán zhī。
dōng jiā tóu bái shuāng nv̌ ér,
wèi jiě tiāo wén jià bù dé。
yán qián niǎo niǎo yóu sī shàng,
shàng yǒu zhī zhū qiǎo lái wǎng。
xiàn tā chóng zhì jiě yuán tiān,
néng xiàng xū kōng zhī luō wǎng。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织妇为什么忙呢,原来蚕种三卧之后就要老了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织妇们诚心祷告蚕神保佑蚕儿早点出丝,因为今年官家要提前抽征丝税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今年提前征税并不是因为官员横征暴敛,而是去年发动了战争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打仗艰苦,丝织品可供伤兵包扎伤口,也可制成丝罗帐幕赏给军功赫赫的将军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一般的缲丝织作本来已够费力的了,织有花纹的绫罗更是难上加难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拨动织机、变动丝缕,在织品上挑出花纹极为不易,需要很高的工艺水平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培养挑纹能手实为不易,竟有巧女因手艺出众为娘家羁留而贻误青春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在檐前飘动的丝网上,蜘蛛来回爬动


蚕经三卧行欲老:蚕有眠性,文中的蚕种三卧之后进入四眠,四眠后即上簇结茧。古织妇往往亦为蚕妇,所以要提前做准备。
蚕神女圣:古代传说黄帝妃嫘祖是第一个发明养蚕抽丝的人,民间奉之为蚕神,诗中称她为“蚕神女圣”。
丝税:唐代纺织业极为发达,荆、扬、宣、益等州均设置专门机构,监造织作,征收捐税。
戎索:本义为戎法,此处引申为战事。
罗幕:即丝罗帐幕。
袅袅:摇曳、飘动的样子。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为《乐府古题》十九首之一。虽然属于“古题”,却合乎白居易对新乐府的要求。即“首句标其目”,开宗明义;“其辞质而径”,见者易谕;“其事核而实”,采者传信;“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此诗以荆州首府江陵为背景,描写织妇被剥削被奴役的痛苦。全篇仅一百一十字,却由于层次丰富,语言简练,显得义蕴深厚,十分耐读。

Processed in 0.176768 Second , 329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