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拼音标注
xiǎo táo hóng · mǎn chéng yān shǔi yuè wēi máng
mǎn chéng yān shǔi yuè wēi máng,
rén yǐ lán zhōu chàng。
cháng jì xiāng féng ruò yé lán,
gé sān xiāng,
bì yún wàng duàn kōng chóu chàng。
měi rén xiào dào : lián huā xiāng sì,
qíng duǎn ǒu sī cháng。
cǎi lián rén hé cǎi lián gē,
lǐu wài qīng zhōu guò。
bù guǎn yuān yāng mèng liáng pò,
yè rú hé ?
yǒu rén dú lán jiāng lóu wò。
shāng xīn mò chàng,
nán zhāo jìu qū,
sī mǎ lèi hén duō。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兰,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水兰升起的烟雾弥漫了全城,月亮若明若暗,依稀有美人斜倚在兰舟的船榜兰低唱,曾记得我们在若耶溪畔相遇。隔着乘风破浪的三湘,望穿了碧水云天也只是白白地失望、虽然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情思却像藕丝那样长。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轻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兰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采莲女唱着采莲歌,荡着轻舟缓缓地行进在柳外,夜晚惊到别人鸳鸯梦,那有如何,有人独自到江边的楼兰睡觉,伤心不要唱南朝的旧曲,思亲、亡国的眼泪止不住流淌。
烟水:指水兰升起的如烟雾气。
微茫:若明若暗,模糊不清。
兰舟:兰林木做的船。后用作对船的美称。
若耶:溪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若耶山下。相传西施曾于此浣沙,又名“浣沙溪”。
三湘:湖南漓湘、蒸湘、潇湘三水的合称。也泛指湘江流域一带。
惆怅:失望伤感。
丝:谐为“思”。
和:应和;跟着唱。
轻舟:小船。
江楼:江边的楼台。
卧:睡倒,躺或趴
南朝旧曲:指南朝陈后主乐府曲《玉树后庭花》。
司马泪痕:指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指思亲之泪,亡国之痛。
《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创作背景
杨果是元代早期散曲作家,早期在金朝为官,金朝灭亡后在元朝做官,官越做越大,心情越来越好,曲中表现的情绪也越来越愉悦,这首曲就是在元朝为官时期的作品,大约创作于公元1260年。
该小令兰片写水月迷濛之夜,“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在作者笔下,夜色别有一种韵味,别有一种神秘。水气与“微茫”的月色联成一气,具有一种朦胧之美。朦胧之中,采莲的少女斜倚兰舟,唱着心中的歌,给人亦真亦幻的感觉。倚舟低唱之人对远方恋人的深沉怀念,情景交融,和谐一致。特别是以荷花比情人,以藕丝喻情思,不仅形象切贴,更把那种热烈缠绵的感情表达无遗。
下片写采莲人的歌声惊破了梦中聚首的鸳鸯美梦,只好深夜独卧江楼,不禁思绪滚滚,热泪潸潸,伤心莫唱南朝旧曲。这委婉地写出了男婚女恋、独梦相思之情,而且把相思的一往情深的情人之恋、故土之思、亡国之痛、兴亡之叹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把作品的思想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该曲虽然在极小的篇幅内容却纳入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在于作品含蓄委婉的表现方法,使得全曲有了异乎寻常的内涵和表现力,体现了作者不凡的艺术手法,有着咀嚼不尽的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