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拼音标注
jiāng shén zǐ · bó shān dào zhōng shū wáng shì bì
yī chuān sōng zhú rèn héng xié,
yǒu rén jiā,
bèi yún zhē。
xuě hòu shū méi,
shí jiàn liǎng sān huā。
bǐ zháo táo yuán xī shàng lù,
fēng jǐng hǎo,
bù zhēng duō。
qí tíng yǒu jǐu jìng xū shē,
wǎn hán xiē,
zěn jìn tā。
zùi lǐ cōng cōng,
gūi qí zì súi chē。
bái fā cāng yán wú lǎo yǐ,
zhǐ cǐ dì,
shì shēng yá 。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
道路两旁满地都是枝横叶斜的松竹,山中有一些人家被云雾遮住了。下雪后稀疏的梅树上,不时看到两三朵花。跟陶渊明所说的桃花运溪边路上相比,风景好得差不多。
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天晚了,酒店里有酒尽管去赊来喝吧,不然晚上天气寒冷,怎么能经受得住。醉酒后匆匆赶路回去,乘坐的马随车而行。我头发已白,容颜苍老,就在这里度过晚年吧。
江神子:词牌名,即“江城子”。博山:《舆地纪胜》江南东路信州:“博山在永丰西二十里,古名通元峰,以形似庐山香炉峰,故改今名。”
一川:即“一片”或“满地”。
桃源:即桃花源。
不争多:即差不多。一作“不争些”。
晚寒些:一作“晚寒咱”。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前后,当时辛弃疾闲居带湖。
此词咏博山道中漫游的情景。上片先写冬春之交的博山道上,松竹横斜,雪后疏梅,白云人家,景色自然优美。再虚拟,言此风格较之于桃花源毫不逊色。下片谓流连徘徊中,不觉已日色向晚,故而旗亭赊酒,醉里归晚。最后叹老嗟衰,以不甘心只以悠游山水为生涯作结,于闲适狂放中转出一缕英雄末路之悲,可谓寓浓于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