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 míng rì lí dù dào zhōng
sǎ sǎ zhān jīn yǔ,
pī pī cè mào fēng。
huā rán shān sè lǐ,
lǐu wò shǔi shēng zhōng。
shí mǎ lì dāng dào,
zhǐ yuān míng bàn kōng。
fán jiān rén sàn hòu,
wū niǎo zhèng xī dōng。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泪水沾满纶巾,连绵不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散乱的头发,帽子也被风吹斜了


范成大在绍兴二十四年(1164)任徽州司户参军。此诗当作于赴任途中。联系诗集中前后诗篇分析,“狸渡”似在皖南南陵一带。
披披:散乱的样子。侧帽:帽子被风吹歪。
石马:坟前接道两旁之石兽。
纸鸢(yuan):鹰形风筝。
墦(fan):坟墓。

诗人范成大就清明山行道中所见景象,一路叙来。山风、细雨,花燃,柳卧,唯独不见一个人影,在这样空廓的背景上.大自然显得颇有活力,但这只是一种艺术的对照。后四句写坟地上扫墓的人散去,只剩下石马、纸鸢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作伴。而令人憎恶的乌鸦之类则活跃起来,上下翻飞,四处觅食,暗示出长眠地下的死者亡灵的寂寞。反映出范成大离乡远行途中,心头泛起的一种怅惘、失落之感。

范成大在绍兴二十四年(1164)任徽州司户参军,赴任途中时值清明,山行道中两旁的所见所闻令世人有感而发。

Processed in 0.136990 Second , 274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