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游且猎篇》拼音标注
xíng xíng yóu qiě liè piān
biān chéng ér,
shēng nián bù dú yī zì shū,
dàn zhī yóu liè kuā qīng qiáo。
hú mǎ qīu féi yí bái cǎo,
qí lái niè yǐng hé jīn jiāo。
jīn biān fú xuě hūi míng qiào,
bàn hān hū yīng chū yuǎn jiāo。
gōng wān mǎn yuè bù xū fā,
shuāng cāng bèng luò lián fēi xiāo。
hǎi biān guān zhě jiē pì yì,
měng qì yīng fēng zhèn shā qì。
rú shēng bù jí yóu xiá rén,
bái shǒu xià wéi fù hé yì !
《行行游且猎篇》译文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
看这些边境线上长大的男儿,一辈子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就知道骑马游猎,各自夸轻巧。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
秋风起,牧草白,正是马肥牛壮好时节,飞马追影,马背上的骑手多么洋洋自得啊!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酒足饭饱后架起猎鹰就去远郊狩猎,镶金的白玉马鞭一挥舞,就像雪花纷纷飞舞,鸣镝声萧萧。
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
能挽弯弓如满月,箭箭中的无虚发,一箭穿空落双枭。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草原上围观的人不由自主地身后退,生怕被箭风伤到,整个沙漠都被骑手的英雄气概震撼笼罩。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儒生哪比得上游侠儿,下帷苦读就算到了白头又有什么用!
《行行游且猎篇》注释
《行行且游猎篇》,是乐府“征戌”十五曲中的“校猎曲”,一般写帝王游猎的事情。这里借以赞扬边城儿的矫健。
生年,平生。
但,只,仅。夸,夸耀。轻趫(qiáo),轻捷。
白草,牛马喜欢吃的一种牧草,熟时呈白色。
蹑影,追踪日影。这里形容快速。矜骄,骄傲。这里是洋洋自得的样子。
鞘(shāo),鞭鞘。
半酣,半醉的意思。呼鹰,用驯服了的鹰猎取野物,意指打猎。
弯弓满月,把弓拉开像圆月的形状。
鸧,鸧鸹,即灰鹤。髇(xiāo),骨制的响箭,即鸣镝。这句形容箭术高超,一箭射落双鸟。
海,瀚海,即沙漠。辟易,倒退,这里指观者惊奇,不由自主地后退。沙碛,沙漠。
游侠人,这里指边城儿。
下帷,放下帷幕。
《行行游且猎篇》创作背景
《行行且游猎篇》为乐府旧题。古乐府写帝王游猎之事,本篇借古题而言时事,乃天宝十一载(752)太白北游幽燕时目睹边城儿游猎有感而作。李白第二次去边疆时,当时安禄山正在积极准备反叛。此诗慨叹饱读诗书,倒不如一字不识的边城游侠儿。
《行行游且猎篇》简析
游猎轻骄,概括边城儿的生活态度。“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六句,具体描写边城儿的生活态度。骑马驰骋,态度骄横,半酣鸣鞭,呼鹰出郊。弓不虚发,连落双鸟。“猛气”二句收束以上六句之意:猛气英风振沙碛,与游猎轻骄相呼应。末二句点明诗旨,照应开头,对比强烈。
结尾“白首下帷”运用典故,指汉儒董仲舒事,三年不出园只管读书。李白虽然作为一个诗人,但他的诗歌以及行事作风则更像一个游侠,与此诗相近的《侠客行》则是李白仗剑天下的内心写照。李白也是借此诗表明自己也要像边城儿一样,银白马鞍,弯弓满月,追逐自己报效国家的梦想。
李白的长诗很会营造氛围,对边城的军人的形象的描写是成功的,但决不是歌颂他们,李白往往在结句才表达出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