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淡荡朝霞红,澄波万顷流瀜瀜。舟人解缆渡江去,渐觉帆脚生微风。
苍茫远树失京口,举头忽现青芙蓉。奔流直下走东海,金山突兀当其中。
楼台明灭晃金碧,有如蜃海浮琳宫。晴烟缥缈飞鸟绝,但见古塔撑青空。
我闻此水贯楚蜀,北江下注连南东。天留片石作屏障,直与底柱争穹窿。
坐揽奇景豁胸臆,敢燃犀角窥蛟龙。收帆瓜步一回首,江南千里青濛濛。
对月谱梅花,幽香发素腕。幽声与散声,缓急可静按。
缅思制谱初,猱绰不容乱。后人务新声,往往越其畔。
新声日以靡,抚琴起三叹。古法多不传,何止《广陵散》。
宫亦有时激,羽亦有时沈。苟能识其意,变化皆从心。
不见思归乐,商调可犯角。不见如意娘,角调可犯商。
审弦别其音,审调别其字。字清音益和,累累珠不坠。
当其按节初,微芒辨同异。音字两不关,所贵得其意。
贞静淡素心,心至声亦至。不然筝与琵,宫商岂殊器。
少小慕古韵,耽此丝桐清。经年事擽捋,指涩不成声。
一朝得微悟,触手清风生。泠泠判雅俗,一一为分明。
贺若不可学,益我思古情。
清泉百丈飞幽壑,茅屋人幽隔丛薄。白云在水树在空,漠漠晴烟下寥廓。
断鸿几点去无迹,黄叶一林寒欲落。斜阳何处认前村,隐见危桥傍山郭。
先生画笔冠当代,八尺生绡气磅礴。不须平远袭倪黄,能以清空见镵削。
秋窗对此足清胜,瑟瑟轻寒生绣箔。掩图不敢挂虚堂,恐有红尘一分著。
云际神光果合离,仙家自合此佳期。试从跨鹤缑山日,历数骖鸾汉殿时。
恍忆前身同缥缈,偶来下界暂栖迟。何时相逐三山去,重揽灵裙织藕丝。
笠屐风流迈永和,瓣香只合拜东坡。文章远过漆园吏,富贵徒嗟春梦婆。
万古峨嵋名不没,一身江海命如何。谈空莫更夸仙佛,心迹曾传水调歌。
明镜双眉皱不收,天涯旅思尚悠悠。帘垂清昼阴疑暮,雨送残春冷似秋。
一别骆驼桥下水,三年鸿雁影边愁。羡他短棹江南路,缓缓花开唱陌头。
桑椹春熟乳鸠鸣,无复尚书旧履声。蛟断河壖遗迹在,鹤归华表故基倾。
每嗟兴废逾三癸,空忆声名说二丁。惟有石麟未辞去,溪边卧看月初生。
危亭千尺俯溟濛,绝顶苍溟望不穷。山势远连林屋窦,湖声直撼洞庭风。
香台草树依云外,笠泽烟波入镜中。七十二峰何处所,长天墨点落青空。
商飙吹入万人家,窗外轻寒透碧纱。极浦每惊归雁落,高楼况复夕阳斜。
破蕉淅沥风如雨,瘦菊离披叶胜花。极目晴云何处望,马蹄荒草隔天涯。
湖光山翠绕城来,白塔红城罨画开。松竹径深僧院敞,菰蒲水浅酒船回。
残碑谁访题襟集,断石难呼乐圣杯。亦有登临无限意,何如太傅远兴哀。
低鬟怜阿姊,与汝亦齐肩。且令抛金线,相随理旧编。
双行知宛转,坐咏爱清圆。试看俱成诵,今朝若个先。
从来娇绕膝,今已略知闻。恩义难相掩,贤愚自此分。
枣梨余自具,经传汝宜勤。未暮休归舍,童心惧放纷。
深闺有令范,皎皎扬贞仪。授我四德箴,教我五字诗。
深宵侍篝火,譬若形影随。一朝遽言别,相视涕涟洏。
楼阴下白日,戚戚晨风吹。既去复回顾,离愁无尽时。
南极垣头现一星,辉光特著老人名。不随东壁西庚照,要对南楼夜夜明。
阻寿南楼恰二年,此心恧甚思依然。今朝喜遇称觞日,袖里新诗再办□。
净土何如乐土真,金莲开处善根成。西来孰谓南无佛,今见南楼一佛生。
渠水映柴扉,春深可染衣。天光带云影,鱼跃间鸢飞。
世路尘埃远,道怀声利希。苍苔满白石,独坐对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