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名泽周。
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人。
家世业医。
丁甘仁初拜圩塘马文清为师,又从业于名医马培之,兼收并蓄马培之内科、外科之长。
同时常与其族伯丁松溪切磋医学。
由于勤奋好学医术日精。
丁氏学成之后先行医于无锡、苏州,后到沪上,医道大行。
为振兴中医,联合夏应堂等集资办学。
1915年。
向北洋政府申请备案,获得教育部嘉许,并在内务部注册备案。
该校成为兴办中医教育援以立案的先例。
1917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正式创办,尔后并开办沪南、沪北两所广益中医院。
丁氏研究外感热病,宗法仲景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于四时温病,其治法融汇伤寒、温病学说之长,用药轻灵,以轻去实。
丁氏行医之时烂喉丹痧流行猖獗,亲身诊治万余人,积累了丰富经验。
著有《喉痧症治概要》。
丁氏兼通内、外、喉科。
治学不偏执一家之言,对前贤经验择善而从,而以审证精确,用药丝丝入扣见长。
丁氏医疗风格以“和”、“缓”为特色。
丁甘仁的子孙及闻人继其医业。
丁氏学术流派在江南医界颇有影响。
------------------------------
丁甘仁,名泽周,江苏孟河人近代著名中医学家。
学有渊源,先受教于其兄松溪,继受业于圩塘马仲清,又从巢氏习外科,故通晓内科及外、咽喉科。
丁氏先行医于苏州等地,后徙居沪上,先后设诊所于仁济善堂及凤阳路等处,临证多佳效,声誉日隆。
1915年始,与夏应堂、谢利恒等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及女子中医专门学校,又兴办沪南、沪北广益中医院,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又为学生实习奠定基地,从此各省求学者闻风而来,年有增加,因之门墙桃李,遍及全国,丁氏内科医学得以逐步形成。
他还出任上海中医学会会长,并发行《中医杂志》。
常与汪莲石、余听鸿、唐容川、张聿青诸同道相交往,吸取各家之长。
丁氏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至暮年仍坚持出诊,不以为劳。
著作有《丁甘仁医案》、《喉痧证治概要》等。
子孙辈皆传其业。